4月24日上午,应环境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胡春胜研究员莅临我院,在东校区实训楼1509会议室为师生作题为"华北平原农田氮循环及其管理"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报告由院长曹治国教授主持。
胡春胜研究员基于其研究团队在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观测,系统解析了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通过整合农田氮素转化机制、过程通量与环境效应研究,揭示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特征,定量甄别了不同损失途径的贡献率,并创新性提出阻控氮素损失、提升肥料利用效率的系统调控策略。报告着重探讨了氮素管理技术在农业生产力提升与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协同应用路径,为华北平原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科学依据。交流环节,胡春胜研究员就氮循环模型构建、精准调控技术等前沿问题与师生展开深度研讨。
专家简介:胡春胜,博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编委,《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副主编。长期从事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土壤生态过程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出版专著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牵头制定地方标准2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及丁颖科技奖等荣誉。
(环境学院 连万里)